小猪视频APP下载_小猪视频色版_小猪视频APP安卓下载_小猪视频APP下载手机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城中村制衣廠遲來的“爆單”:工人難招、產業(yè)轉移 行業(yè)資訊
城中村制衣廠遲來的“爆單”:工人難招、產業(yè)轉移
發(fā)布時間:2024-04-24 09:25:50點擊數:10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做了十幾年服裝銷售生意的湖北人黎剛很難相信,在制衣廠林立的廣州城中村內,找服裝加工廠趕制訂單竟然還需要“找關系”。

黎剛是沙河檔口服裝老板,日常只銷售對接客戶,服裝加工環(huán)節(jié)則外發(fā)給城中村制衣廠完成。最近,他的客戶下了幾千件女裝訂單,他準備將這筆訂單外發(fā)給城中村制衣廠完成??墒?,問了“一圈”過去的供應商之后,他發(fā)現,自己的這筆訂單竟然沒有合適的加工廠愿意接單。原來,城中村內制衣廠幾乎都在趕制各自的訂單,這時候已經到了加工廠一年一度的訂單旺季。


近兩個月來,第一財經記者深入廣州市海珠區(qū)、番禺區(qū)等多個制衣廠聚集的城中村調查發(fā)現,與往年相比,今年城中村制衣廠的旺季來得略微遲了些,眼下很多制衣廠加工訂單生意火爆,而讓大家頗為發(fā)愁的是熟練工人難招。“我們最近有很多訂單,但現在就是工人難招,無論是簡單的款式,還是復雜的款式,工人都普遍難招。工價高也招不到人,主要是人少了很多?!痹诖筇灵_設制衣廠的老板程先生說。
工人減少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中村內制衣廠的梯次轉移,很多工廠搬遷到了外地乃至湖北地區(qū)?!坝唵芜^去了,工人也就過去了?!背滔壬f。



加工廠“爆單”了



珠三角地區(qū)紡織服裝供應鏈體系高度發(fā)達,龐大的服裝供應鏈環(huán)節(jié)主要分為3個方面,上游布料銷售,中游制衣生產,下游成衣銷售。受中大紡織城外溢的影響,廣州市海珠區(qū)、番禺區(qū)等地的城中村服裝產業(yè)基本發(fā)展于2000左右,從海珠區(qū)鳳陽街道到瑞寶街道、江海街道(如大塘)和華洲街道,再到番禺區(qū)洛浦、南村鎮(zhèn)等地城中村,服裝制衣廠、手搖繡花廠、專業(yè)裁床廠、燙鉆燒花……制衣行業(yè)需要的所有工序,在這些村內都能實現。
一件衣服的生產制作,需要經過原料裁片(將布料裁剪成型)、加工生產(車工縫制),以及尾部(剪線頭、褶皺熨燙,打包)處理等環(huán)節(jié)和工序。作為服裝銷售行業(yè)老板,黎剛在廣州城中村并無工廠,旗下只有裁片和尾部處理工人,中間的加工生產環(huán)節(jié),則需要城中村制衣廠完成,并支付一定的加工費。
無奈,黎剛只有求助自己關系特別好的一位做“加工單”的老鄉(xiāng),將制衣訂單派發(fā)給他,并允諾在原有訂單每件衣服的市場價之上再額外加價2元,對方才將他的訂單“插隊”提前生產。
在大塘村開制衣廠的湖北荊州人余老板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今年春節(jié)以來,2個多月里,城中村制衣廠的訂單經歷了“冰火兩重天”,“往年春節(jié)后開年來都是旺季,但今年旺季來得有點遲,直到3月中旬以來,生意才逐漸好起來?!?/span>
“今年開年來都沒什么生意,但是4月份確實是服裝加工廠訂單‘爆了’。跟往年的行情是相反的?!庇嗬习逭f,往年正月份以來訂單生意會非?;鸨?,進入四五月份就跌落下去了,但這個月就‘硬(湖北方言,意為:真的)’是爆單了。
余老板在廣州城中村開制衣廠長達十余年,長期做內貿,過去做淘寶生意,在競爭激烈之后,他前兩年開始做拼多多、抖音商城以及廣州服裝批發(fā)專業(yè)市場批發(fā)貨等方面的訂單。余老板的廠房有五六百平方,平常有二三十名工人,每天生產1000多件衣服,“現在基本是滿負荷狀態(tài)運轉,一天可以生產2000多件衣服。
余老板說,往年春節(jié)過來之后,客戶一來下單都是上萬件起,比如2萬多件,但今年正月份過來開工的時候,對方只下了7000多件訂單,“我們今年做完這批訂單之后,給客戶打電話詢問為何還不下訂單?大家普遍反映市場銷量不高,可以‘再等等’,這一等就到了3月中旬,隨后訂單一下子就‘爆’了?!?/span>
地處康鷺片區(qū)的制衣廠張老板也表示,“現在廠里訂單比較穩(wěn)定,基本不差活。” “以前從來不愁沒加工廠,今年檔口老板的訂單四處找加工廠發(fā)加工。”黎剛說。
4月20日,在大塘地鐵站附近的上涌橋邊,十幾名檔口老板們坐在電瓶車上,一字排開,大家都準備發(fā)“加工單”給制衣廠,等待工廠過來詢價。老李是沙河檔口老板,他的電瓶車頭籃子里,放了兩件女裝裙子,正在等待制衣廠過來接單詢價。老李現場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這里都是發(fā)加工單的,今天有大幾百件衣服需要做出來,一上午沒等到加工廠過來接單?,F在不好搞,加錢也得‘排班’進去?!?/span>
“現在制衣加工廠老板基本坐在家里,訂單自動找上門,價格都可以商量,畢竟雙方對加工單的款式和制作復雜程度都非常清楚,價格在彼此心中都有一桿秤,無非是在市場行情之上每件多加幾塊錢?!崩鑴傉f,目前找加工廠難找的原因是,服裝毛利率本就不高,很多檔口老板也不太愿意加太多錢,否則訂單的毛利都無法覆蓋掉加工的工錢。
多位制衣行業(yè)人士認為,加工廠訂單突然好起來并不是因為服裝市場銷售火爆,“其實訂單量與往年相比并未有太大的變化,只是與供應鏈環(huán)節(jié)的產能減少有關。”
上述制衣行業(yè)人士則表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是春節(jié)之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特別是廣州天氣依然很冷,服裝換季并未那么快,春裝、夏裝銷售未能像往年一樣那么迅速上市;其二是受康鷺等片區(qū)城中村服裝產業(yè)梯次轉移等因素影響,制衣廠和制衣工人大量回流到內地省份,能夠實現規(guī)?;a并且有熟練制衣工人的加工廠目前還是很少。


熟工難招


多數廣州城中村制衣廠老板表示,現在是訂單旺季,貨源比平常多,加工廠的制衣工人數量卻并不多,反而出現了減少。“比如過去有1萬個工人分散在城中村大大小小的制衣廠,但是可能只有六七千人了,整整少了三四千人。這就導致剩下的制衣廠活干不過來?!崩鑴傉f。

“你看看這條街上,現在招工的制衣廠老板,比找工作的工人還多?!?月20日上午,在橋南新街上,老董一邊用捏著點燃香煙的手指向前方人群,一邊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當天正值周六休息日,橋南新街上卻是人群擁擠,狹窄的道路兩旁被騎電瓶車的老板們占據,大家坐在車上一字排開,車籃里放著招工紙牌以及衣服款式,等待制衣工過來詢價。中間來往的運衣服的車,以及過往的電瓶車和行人交匯,車或者人多站一會兒就會出現堵車。
老董是湖北天門人,在大塘開設制衣小作坊企業(yè)已經十幾年了,廠里大概有90平米左右,日常承接廣州十三行的“檔口貨”訂單,“廠里有我和老婆、兒子,我們是主要工人勞力,在日常生意好需要招幾名熟練車位工(縫制)人?!崩隙嬖V記者,手頭的這款衣服邊線需要車位工縫制,早上招了一個工人回去,但是做了幾件之后,發(fā)現對方做得并不好,遂索性結工錢辭掉對方,現在又跑到橋南新街招工人。


同樣需要招熟練工人的制衣廠老板彭先生,他在城中村里開了一個幾百平米的小作坊企業(yè),每天可以做幾百至上千件服裝加工訂單。
“現在加工訂單生意好,從早到晚忙個不停,需要再招2個專業(yè)熟練工人,以承接更多的訂單?!迸韼煾嫡f,簡單的款式廠里自家人都會,需要招熟手,但是現在這樣的工人不太好招。
在華洲街道土華村,一家制衣廠老板說,滿產的情況下長期工和臨時工有100多人,其中長期工達到60%左右,短期工40%左右,“但現在訂單量難以提上去,主要是熟練工人難招。”
第一財經記者深入城中村調研發(fā)現,當前由于招不到工人,很多制衣廠的產能并未得到有效釋放,與此同時還影響訂單生產質量。
潘康是大塘村內的一家制衣廠老板,廠房面積超過上千平米,他系一家跨境電商平臺的供應商,基本年供應量在上百萬件。一年四季,潘康都對熟練工人有著較高的需求。
由于是平臺下單模式生產,因此平臺下多少件衣服,潘康就要準備相應的原料和工人按期定做?!澳壳吧獠惶€(wěn)定,每天的訂單量時多時少?!迸丝嫡f,如果沒招到合適的熟練工人,這就會影響生產環(huán)節(jié)。
潘康現場用手機打開自己的訂單管理平臺,第一財經記者看到,表格上列示了不同款式、顏色、碼數的衣服下單數量,4月7日下單量在1000多件,4月8日下單量在3000多件,而在更早前的4月1日,下單量卻高達6000多件。
“如果平均每天維持在3000件訂單左右,目前的產能規(guī)模和人手也能生產得出來,但訂單量突然翻倍,這就有點難以‘應付’?!迸丝嫡f,這就會出現人手不足的問題,一旦出現“趕貨”的情況,做衣質量這塊就可能不能夠完全保證,這樣會影響公司在平臺的評級?!迸丝嫡f。

轉移外地

服裝生產本就是一個低附加值產業(yè),主要依托成本領先來提升競爭力。過去30年,中大紡織商圈內的城中村,依靠低價便捷的拿料成本以及周邊十三行、沙河市場的龐大貨源優(yōu)勢,制衣廠在這里雨后春筍般成長。然而近年來,隨著城市的高速發(fā)展,城中村內制衣廠產業(yè)的梯次轉移勢在必行,這一背景之下,很多人覺得過去的低價生產的成本優(yōu)勢已不復存在,特別是過去廉價的勞動力成本現在難以維持。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員李婷長期關注紡織服裝產業(yè),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廣州城中村制衣廠內不同產業(yè)空間因為區(qū)位差異,運轉模式不同,大體可以分為三個梯度,康鷺片區(qū)屬于第一梯隊,以小單快反模式為主,主要接的是急單,長則2-3天,短則半天甚至一晚出貨,工人以臨時雇工為主,工人上手快,工作強度大,工資較高,1.5萬元以上的情況非常普遍。
李婷表示,華洲街道龍?zhí)逗屯寥A等地屬于第二梯度,出貨周期相對較長,長則一周以上,短則3-5天,訂單規(guī)模相對較大,工人一般長期工和臨時工都有,但以長期工為主;第三梯隊則是番禺區(qū)洛浦街道、南村鎮(zhèn)等地,它們的生產周期則會更長,長則一個月,短則一個星期,經營規(guī)模和訂單規(guī)模也相對第二梯隊要更大,“招工方面,則以長期工為主,達到80%-90%。”
“一二三梯隊往往代表了工廠和企業(yè)的成長路徑。很多企業(yè)會經歷一個從康鷺片區(qū)不斷外移的過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些小作坊或小工廠,一開始以接小訂單為主,之后隨著生產能力增強,客戶增多,且逐漸穩(wěn)定,就有了更多的更穩(wěn)定訂單,生產規(guī)模逐漸擴大,也有了雇傭固定工人的能力和空間?!崩铈谜f。
“制衣工人一般是跟著訂單走的,一旦訂單越多越穩(wěn)定,臨時工也變成了長期固定工人?!迸丝蹈嬖V第一財經記者,近一年來,很多制衣廠搬遷到了其他地方甚至老家湖北,很多人在那里擇業(yè),這也是導致城中村制衣工人數量和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目前,尚無官方數字披露城中村制衣廠數量到底有多少下降以及制衣廠工人減少了多少,不過多數制衣廠老板對記者反映,現在制衣廠外遷到其他地方去了,制衣工少了很多,而熟練且專業(yè)的制衣工在城中村內更是很少。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近年來,湖北省內各地市政府以及工信部門拋來服裝搬遷落戶“橄欖枝”,進行政策以及稅收激勵,在這一背景下,廣州城中村內很多大的制衣廠老板選擇了回老家辦廠。
黎剛就是去年從康鷺片區(qū)搬遷出來,將生產工廠放在了湖北天門老家,“那里場租便宜,人工便宜,訂單通過跨境電商平臺下派,也比較穩(wěn)定,只要保證質量和原料,不愁生意。”
“開年以后,好多熟練工人在老家擇業(yè)了并搬過來,畢竟去年就有很多制衣廠搬遷回去了,目前城中村內留下來的都是一些不太熟練的工人以及老工人?!崩隙f。
“廣州這邊開支較大,房租高、生活成本貴,節(jié)奏快,確實太辛苦了。”老董說,這批回老家工作的熟練工是整個城中村制衣廠的中堅力量,他們有的家里有小孩在老家讀書,還可以時不時贍養(yǎng)照顧老人,同時生活成本還低。
“城中村制衣工每個月收入可以達到1萬多,如果是兩夫妻月收入達到2萬多。但是這些錢在廣州生活也不高,有的要養(yǎng)孩子,還要還房貸,再加上生活開支,一年到頭他們也存不了多少錢。”黎剛說,但在老家,哪怕是一個工人月薪5000塊,他們也愿意干,而這對制衣廠來說,一個工人每個月節(jié)省5000塊的人工開支,10個工人就可以節(jié)約5萬元,一年可以節(jié)約60萬元。
彭師傅也說,現在城中村內的制衣工人主要是“70后”和“80后”為主,基本沒有“90后”和“00后”的工人,“主要制衣工都已四五十歲了,大家體力有時候也不太夠,影響生產效率,而現在的年輕人則并不愿意干這行?!?/span>
“我的孩子已經20歲了,天天吵嘴嚷著要走,不想在這里做衣服,辛苦勞累人,還賺不到錢。”老董說,他自己也很無奈,再干幾年,等孩子在廣州的新工作站穩(wěn)腳跟了就準備退休算了。
(應受訪者要求,上述黎剛、潘康為化名,實習生郝梓竹對此文亦有貢獻)來源:第一紡織網|網絡、化纖邦


關鍵詞:大朗紡織網|中紡圈|小米絨|磨毛紗|包芯紗|抗菌纖維|花式|功能紗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