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视频APP下载_小猪视频色版_小猪视频APP安卓下载_小猪视频APP下载手机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100多家紡織廠撐不住了:抱團上漲0.5-1元/米! 行業(yè)資訊
100多家紡織廠撐不住了:抱團上漲0.5-1元/米!
發(fā)布時間:2020-05-25 00:00:00點擊數(shù):149
各位紡織人有多久沒見過漲價通知單了?很久了吧,久到我們很多人都忘記了漲價通知單是什么樣子的。要知道以往每年染廠、織廠、染料廠、原料廠等各種漲價通知單是輪番上陣,尤其是碰上旺季,那價格更是一天一個價,甚至來不及出通知單。

近日,朋友圈里突然出現(xiàn)了一張坯布漲價通知單,讓我們所有紡織人“復習”了一下漲價單的樣子。通知單里總的意思就是因為原料價格持續(xù)上漲,倡議所有會員企業(yè)上調坯布價格0.5-1元/米。這個上漲幅度不算小,畢竟很多坯布商的利潤都只有幾毛,甚至只有幾分錢。


倡議書中明確指出,由于于受到疫情的影響,加上前期化纖原料直線下跌至低谷,長期觀察原料市場的基本知道,早在3月9日亞市早盤,國際油價出現(xiàn)雪崩,導致聚酯原料價格不斷下跌,由于原油是很多產業(yè)鏈的最上游,原油價格的漲跌將極大地影響工業(yè)品乃至消費品的價格波動。當時坯布價格也隨之下調,加上外貿的影響,市場的競爭,坯布價格已下調至無利潤狀態(tài)。

加上近期,新一輪油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以來,油價漲幅就是“蹭蹭蹭”地往上漲,目前剛統(tǒng)計3天,油價數(shù)據(jù)就來個“三連升”,接連創(chuàng)出統(tǒng)計新高。5月20日最新行情顯示,美國WTI原油價格已經回升到33美元/桶附近,而布倫特原油的價格也已經漲至35美元/桶附近。

由于化纖原料價格持續(xù)上漲,據(jù)倡議書中的某遮光布家紡商會稱,由于不同規(guī)格產品已漲500-1000元/噸不等,導致坯布生產成本過高,已至虧本狀態(tài)。為此,商會倡議全體會員企業(yè)根據(jù)原料價格的漲幅,坯布價格上調0.5-1元/米。

近期油價上漲,這些原材料價格走勢

化纖:

粘膠短纖 1.5D 報價 8800 元/噸,上漲 3.53%。粘膠長絲 120D 報價36800 元/噸,維持不變。氨綸 40D 報價 29000 元/噸,維持不變。內盤 PTA報價 3400 元/噸,上漲 2.41%。江浙滌綸短纖報價 5600 元/噸,下降 1.75%。
滌綸 POY150D 報價 5200 元/噸,下降 3.97%。腈綸短纖 1.5D 報價 11100 元/噸,維持不變。

價格調整,倡議也好不倡議也罷,市場和成本自然會進行調節(jié),這不,朋友圈中的坯布價格早已進行調整。


庫存高企,產能過剩依舊是座大山

一方面,外圍地區(qū)的產能一直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今年低迷的行情下,必然是難逃坯布庫存高企的命運。盡管小編在開頭已經提及近期坯布庫存有小幅下降,但相比較被公認行情低迷的2019年同期,仍高出2-3天。故產能過剩依舊是困擾坯布市場的一大難題。
 


反彈行情動力不足,外貿訂單恢復緩慢

另一方面,國內的服裝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開始一波反彈,也在情理之中。國外雖然多國已解封、復工,但下游外貿企業(yè)并沒有接到外單,外貿市場復蘇非常緩慢,這也繼續(xù)給紡織市場全面復蘇造成了一定的阻礙。這一波行情后續(xù)或將動力不足,海外疫情還在爆發(fā)中,衣服雖然是剛需,但不如糧食等日常用品,服裝消費恢復不會太快,因此這波反彈并不被看好。

訂單不及前期,市場再度回落

前一陣子市場上還有不少滌塔夫、仿真絲、尼絲紡的訂單在做,但半個月時間不到就迅速消散。尤其是隨著夏天的逐漸到來,淡季的氛圍似乎越來越濃烈!

“兩個星期前,我們手中有200萬米滌塔夫在做,因為是成品利潤還是可以的,大概在0.5元/米左右,但是現(xiàn)在突然又什么訂單都沒有了,”一位貿易商說道。滌塔夫近一段時間因為跟防疫用品有點關系一度十分火爆,但是疫情還沒有結束,滌塔夫的旺季已經在逐漸收場。

當然不止這些,仿真絲、尼絲紡等應季面料雖然訂單受到了疫情的沉重打擊,但好在國內疫情控制之后,還是在夾縫之中搶得一部分訂單。防曬服、夏季女裝等等訂單一度充滿印染廠,但現(xiàn)在也完全看不出熱銷的樣子。

從貿易商手中的訂單來看,行情似乎不僅沒有好轉的跡象,反而向更差的境地走去。印染企業(yè)作為各種面料的集散地,情況是否有所差別呢?


產能不足三成,工人多休息聊天

染廠承接了各種面料訂單,同時也與各種面料進行著命運捆綁!某種面料熱銷了,染廠自然訂單真多,反之,訂單缺乏。但是染廠能做的面料種類多了,自然在某種面料訂單減少的時候,多多少少會有其他面料進行彌補,染廠訂單下滑程度總是有限的。

不過今年,染廠體會到了什么是全面、長久的訂單不足,也就是說市場上是持續(xù)、多種類的面料滯銷。據(jù)一家染廠負責人介紹,他們今年染廠里除了年后復工之初,因為疫情停產導致的積壓訂單爆發(fā),廠里產能一度達到100%。但是之后長時間不足50%,近個把月更是夸張的跌到了30%不到,廠里已經減產、輪休兩個月了。今年這么長時間的淡季以及缺乏熱銷面料,是他們廠里從來沒有遇到過的。

沒有訂單,染廠里的工人也都無事可做。雖然大部分工廠已經是處于輪休狀態(tài),本來上班的工人就不多,可就是這為數(shù)不多的工人,在染廠里也顯得有些多余。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的情況十分普遍。廠外雖然堆了不少坯布,但其中不少都是客戶半路取消的訂單。


缺乏訂單依舊是市場的常態(tài),行情沒有絲毫好轉的跡象。如此看來部分企業(yè)坯布漲價的原因與訂單增多關系不大,只是簡單的因為上游原料價格上漲。但話又說回來,沒有需求的漲價就是有價無市,哪怕是原料價格在漲。更何況目前市場上有不少坯布廠在虧本出貨,漲價在當下的行情之中阻力很大。漲價能否獲得市場支撐,能否持久依然是未知數(shù)。

來源:中國綢都網(wǎng)
關鍵詞:紡織廠|價格|中國大朗紡織網(wǎng)|原料紗線|毛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