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電又變卦,訂單難發(fā)貨!原材料高漲急跌,疊加限電時松時緊,年底收尾又見跌價潮!這行情直接逼瘋下游廠商!
滌綸長絲再迎大促銷
“限電限產”讓紡織全產業(yè)鏈措手不及,產能降低、原料價格上漲、缺貨斷貨等現(xiàn)象從原料端到需求端均有體現(xiàn)。進入11月,雖然部分情況有所改善,但紡織市場似乎陷入了比10月更加糾結的地步。近日,紡織大宗商品的價格出現(xiàn)波動。原料價格的波動向下傳導,15日各大聚酯廠家再次迎來大促銷,大跌200-600元/噸。截至11月15日滌絲各產品價格對比上月即今年最高值,滌綸長絲FDY150D下跌1250元/噸至7950元/噸,POY150D下跌1350元/噸至7750元/噸,DTY150D下跌1350元/噸至9450元/噸。
然而更讓人糾結的是,限電放開后,聚酯環(huán)節(jié)的開工率并未如預期快速回升,根據數(shù)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依舊維持在85%左右,較低點回升了不到4個百分點,江浙地區(qū)主要紡織基地開工仍在七成附近,聚酯和織造的開工較之上半年依然處于偏低水平。
坯布價普跌
據調研,目前市場上坯布價格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常規(guī)基本在0.02-0.05元/米,也有個別品種跌幅較大。雖然從跌幅看,常規(guī)品種的降幅并不多,且滌綸長絲也有所下降,似乎仍有利潤空間可言。但實際情況并不是,由于前期漲幅較大,織造廠家又重拾“買漲”心態(tài),在10月份滌絲剛上漲時囤了不少原料。以至于到目前,前期高價原料還未消耗完,坯布價格就已經下跌,因此利潤是受影響的。
而尼絲紡自然就不用說,是起伏最大的坯布。以380T尼絲紡為例,10月最高的時候漲到了5.2元/米,現(xiàn)在跌的只有3.8元/米。有紡織網友戲說心臟不好的千萬別做尼絲紡,真的一點也不假。
另外一方面,目前,各地限電舉措不一。而本周,讓聚酯圈、紡織人“炸鍋”的也來自于限電消息上的“有松有緊”。限電升級對年底趕貨的紡織人來說壓力巨大。在短期內加劇生產壓力,延緩交期。11月12日,江蘇南通又公布新的能耗雙控用電計劃安排!不少工廠在南通的紡織老板哭訴,又限產了,并且又是打頭陣的地區(qū),限產時間是江蘇最長的。“好不容易恢復正常,產量剛上來,又開始限產了,生產計劃又被打亂,剛接的訂單又要延期了?!?/span>
就目前來看,電力缺口依舊對下游企業(yè)影響較大。不少面料企業(yè)反映,最近生意并不好做,生產成本過高,部分坯布都是用前期高價位的原料生產的,如果原料價格繼續(xù)跌下去,就會連帶庫存貶值。加上行情來去也非常之快,坯布價格或將繼續(xù)貶值。而下游看到原料持續(xù)跌價、議價的尺度越來越大,導致面料企業(yè)的利潤越來越少,外加后期對于原料和染費價格難把握,面料的生產周期也不好把握。隨著原料庫存的逐漸減少,面料企業(yè)訂單交期問題日益嚴重。
去庫遭截流
“雙十一”電商季已經結束,目前離春節(jié)還剩2個月的時間,按照慣例,在春節(jié)前還會有一波訂單下達,尤其是外貿市場將迎來小高潮。但近兩年受到疫情影響,外貿市場長期溫吞,今年是否能夠復蘇還是個未知數(shù)。通過數(shù)據顯示,目前坯布庫存在28.8天左右,較前期小幅上升。其實紡織人內心都很明白,如果在春節(jié)前不能迎來大批訂單,坯布庫存就將繼續(xù)上升。而庫存一直是織造廠家的軟肋,一旦庫存高了,最終都逃不過降價拋貨的命運。
來源│布工廠、期貨日報、化纖頭條